:::
  • 亞東院訊 第100期
  • 2008年3月

「醫療服務創新獎」專輯 

企劃管理處  

    年來本院積極發展核心專長並推動醫療創新服務,有效整合各項資源及流程、醫療照會及學術討論,讓每位病患都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基於團隊合作、創新服務及為病患提供最佳照護品質之理念下,本院特地在2007年舉辦「醫療服務創新獎競賽」,以公開甄選方式,獎勵致力創新的團體,以帶動醫療品質之提昇,本次活動共有18個醫療服務團隊參與,經評選出六個獲獎單位,請大家共同為他們努力的成果喝采。

「醫療服務創新獎」專輯 (相關圖片)小腸移植團隊照片
第一名:小腸移植團隊
  在台灣,短腸症或腸蠕動不良等末期小腸衰竭病患,過去只能靠全靜脈營養治療,但長期全靜脈營養治療易引發併發症導致治療失敗而死亡。近年來由於小腸移植手術的進步,新的免疫抑制劑問世及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及治療上的進步,小腸移植已經成為這些末期小腸衰竭病患新治療方式。小腸移植在歐美各國特定醫學中心已經是常規治療,美國更在2001年開始將小腸移植納入醫療保險給付範圍。但在亞洲僅有日本及大陸的零星個案報告,國內也尚未引進。民國93年起,本院派陳芸醫師至美國取經、回國開始大動物實驗及成立國內第一批小腸移植團隊,經過幾多波折,終於通過衛生署人體試驗,這個移植團隊於去年10月27日完成國內首例、亞洲地區罕見的小腸移植手術,九歲病童於術後恢復良好,順利經口進食且停止靜脈營養,這是台灣器官移植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小腸移植醫療團隊囊括腸胃內外科,血管內外科、重症照護、營養科、精神科、病理科、社工、護理等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從術前評估,手術,術後加護病房及病房照護,及出院後密集的門診追蹤,團隊裡每個人員莫不戰戰兢兢,全力以赴,目標只有一個,為了幫助病患擺脫長期注射營養針的痛苦、小腸衰竭、及併發敗血症感染的威脅,整個過程移植團隊充分展現與歐美一樣優秀的醫療水準也開啟腸蠕動障礙病患的新希望以及器官移植的新頁!


「醫療服務創新獎」專輯 (相關圖片)微創開心團隊照片
第二名:微創開心團隊
  本院自1999年9月積極發展心臟血管醫學以來,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即不斷努力學習及創新,以因應醫療的迅速發展。
    目前本團隊積極發展之核心包括「微創手術」以及「血管內治療」。以微創手術而言,近年來,微創手術已成為全球外科發展的主流;因為微創手術在確保手術的安全與品質的前提下,可以減低週遭組織傷害、降低輸血量,並且病患的恢復較快,同時也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綜觀目前全台灣可施行心血管手術的醫院,有能力執行微創手術者寥寥可數;而本團隊則為追求良好的術後品質,不斷積極發展微創手術,故個案數與經驗的累積堪居全台之冠。
    本科亦成功地使用內視鏡技術完成胸主動脈置換及腹主動脈置換手術。而數量最多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亦有相當比例可以不經過胸骨以左側開胸來完成;技術性極高的「內視鏡輔助冠狀動脈繞道手術」(Endo-ACAB),本院技術也相當純熟。


「醫療服務創新獎」專輯 (相關圖片)骨髓移植團隊照片
  第三名:骨髓移植團隊
  本院自95年成立骨髓移植醫療團隊,由血液腫瘤科林世強醫師負責,團隊成員包含10D護理人員、臨床藥師、血庫醫檢師與共研的技術員。在全院不斷努力下,去年六月成功完成臺北縣首例骨髓移植(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個案,之後積極與放射腫瘤團隊合作並於去年十一月成功完成結合全骨髓性放射線治療的自體骨髓移植個案,此成功個案為全亞洲第一例!大台北地區的癌症病患,包括血癌、惡性淋巴癌與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都可就近在北縣接受骨髓移植,享有醫學中心級的治療與就近就醫的便利性。

 「醫療服務創新獎」專輯 (相關圖片)

不同藥物配置不同顏色辨識夾
  佳作:手術室-手術中藥物安全辨識夾
  病患安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而用藥安全更不可忽視,因為藥物的給予是直接反應在病患身上,各家醫院對於病房或門診之用藥皆已嚴格把關,而針對手術室”無菌區”之用藥方面較容易疏忽,因為手術中用藥必須是可消毒的、可辨識的、可方便再利用的,多數的醫院選擇用無菌3M紙膠片以消毒過的註記筆進行人工註記,但可能因為人員對藥物安全認知不足、經驗不足或工作忙碌而疏忽,在手術中常未執行藥物標示,即使有標示但可能藥名或劑量錯誤。而此項創新設計「藥物看板夾」於手術病患安全中有許多的優點:(1)可提升藥物之辨識度(2)提升病患安全(3)增進醫療服務品質(4)降低成本之浪費(5)增進護理人員對藥物配製時之認知(6)提供簡易可分辨的樣式,讓供應中心護佐可以方便進行個案車發料(7)具推廣性及實用性。手術室積極改善及檢討各項有關病患安全之流程、設備,希望能以醫院的願景為目標,以達到一個”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環境。

 

 使用溫暖的手可
增進病人身體完整性及功能
  佳作:社區護理團隊-溫暖的手
  慢性疾病長期臥床的居家病人,常因肢體攣縮呈現手掌屈曲、僵硬,容易導致掌心皮膚潮溼、產生異味,出現破皮、發炎的現象。居家護理師為協助照顧者使用方便又簡易的物品,增進病人身體完整性及功能,自行研發了護理產品—溫暖的手。


  溫暖的手係以充氣乳膠手套(類似氣墊減壓的效果)套上吸汗且方便取得之棉質手套(吸濕、排汗),兩手套中夾放茶葉渣(除臭),將手指縫隔開達到減壓除臭、抗菌;也綜合吸濕排汗效能、手感舒適等效果。創新產品使用後,改善居家病人因手部皮膚破損及異味之發生率,由42.8%降低為7%;又因用物方便取得,製作簡單,教導外籍看護工也能一學就會,且對使用後的結果感到滿意,提升照護的成就感。


「醫療服務創新獎」專輯 (相關圖片)藥劑部團隊照片
  佳作:藥劑部團隊
  藥事團隊提供各種藥事服務,包括:(1)處方調劑、(2)單一劑量給、(3)化療及營養輸液調配、(4)藥物諮詢及用藥指導、(5)病房訪視、(6)藥物治療監測及使用評估、(7)重症病患藥事照顧、(8)e-pharm電子化服務。為致力提升效能及用藥安全管理,以FOCUS-PDCA模式持續提升包括藥袋及調劑品質等計畫,加上團隊創造力與機動性,更開發出許多創新服務,包括以用藥安全考量而設計的「處方核發條碼管控」、提供有效調整人力運用的「候藥時間即時監控功能」、連結國家政策與維護民眾用藥權益而設置的「藥物不良品通報專線」、大幅縮短民眾候藥時間的「連續處方箋回領預約服務」、讓民眾更安心貼心的「藥袋增印用法圖示資訊及藥找查索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