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悄悄來到尾聲。每天都已習慣晚睡晚起,吃吃睡睡,隨興度日的安安,慢慢開始緊張了起來。暑假作業剩下作文跟讀書心得報告沒寫,還好其他的都寫完了,但還是要花不少時間完成作文跟心得。想到每天都要早起,要開始進入寫作業、考試的循環,電視也不能隨便看了,安安越想心情越低落。開學當天,安安因為前一天趕暑假作業趕到太晚,賴床賴得厲害,勉強起來卻開始感到頭暈、肚子痛,爸媽半推半就把他送到學校,在校卻頭重眼花,老師說甚麼也沒聽進去。好不容易捱到放學,卻發現忘記帶作業回家,在家裡忍不住急得哭了出來,隔天頭痛得更厲害了,暈到起不了床…。
孩子度過長長的假期,短期內要收心可不容易。開學的適應狀態隨個人特質、學校適應能力、在校的人際關係與家庭支持相關。一般來說,過去有害怕上學的狀況(拒學過往史),在校承受較大壓力(例如: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問題、霸凌問題、在校沒有成就感等等),個性特質若容易焦慮緊張、悲觀、虛無、逃避,家庭支持度較低等的學生,較容易出現面臨上學就有強烈焦慮,甚至逃避上學的現象。另外,若有特定心智診斷,像是注意力不足過動、自閉類群疾患、焦慮、憂鬱症等,開學的調適期可能會比較長。
以下建議一些開學前準備的原則,一起協助孩子準備開學,度過開學的混亂期與壓力。
調整作息
開學前一、兩星期可以開始慢慢將孩子的作息調整回開學時的時間。事先與孩子討論,約定觀看電視、打電動的時間需要逐漸減少,約定上床睡覺與起床的時間,並確實執行。
安排收心活動
暑假有規律上安親班的孩子在生活作息上比較有結構,需要調整的部分較少。若孩子沒有上安親班,暑假完全休息,或是放假之初就拒絕上安親班的孩子,在開學適應上較需要花點心思安排收心。可以安排一些親子閱讀、每天花一個小時複習上學期的功課並稍事練習,另外可以整理書房、清洗書包、制服、鞋子,添購不足的文具、學用品,購買下學期的自修、練習卷等,並預告學期即將開始的消息,在日曆上畫記號,慢慢讓孩子對新的開始有所期待與準備。對於上學比較沒有自信與期待的孩子,可以安排相熟的同學出遊,藉由同儕的支持增加上學的動力與對上學的期待。
協助完成暑假作業
雖然現今孩子的暑假作業不多,但是作業樣式越來越活潑多元,可能需要事先準備、大人協助搜尋資料,亦需要持續專注力方能完成。若孩子有困難獨立完成暑假作業,可與孩子討論完成作業的策略與步驟,在旁協助孩子完成。建議提前兩週檢視孩子的暑假作業,以保有充裕的時間完成作業。
討論對於開學的擔心與期待
開學前可以與孩子討論對於新學期的看法與預期。了解孩子基於過往經驗對於學校、學習的擔憂,討論解決的方式與執行策略,給予安撫與情緒支持,並看看那些問題是家長可以協助解決的。
特殊問題解決與準備
有些孩子有一些特殊的心智問題,需要針對不同的問題加以處理。以下簡單介紹注意力不足過動、自閉類群疾患、焦慮(懼學)。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規劃執行能力較弱,生活上也較缺乏自律,較容易沉迷電視與電動,晚上也較容易捨不得睡覺。若孩子有這樣的狀況,更需要提前結構化生活作息,並訂定逐步完成作業的計畫。有些孩子在學期中已經開始接受藥物治療,但可能在暑假期間有藥物假期,此時建議在暑假期間觀察孩子的症狀使否仍困擾學習與生活,若仍有明顯症狀,需要提前回診與醫師溝通。
* 自閉類群疾患
某些自閉類群疾患孩童對於改變很難接受,尤其如果開學後需要重新編班、更換班級位置等等,可能會造成孩子極度的焦慮與擔憂。可以事先讓孩子與新老師、新班級接觸,反覆預告上學的規則、老師的特質、改變的部分與沒有改變的部分,開學後較容易適應。
* 焦慮(懼學)症
焦慮的孩子對於未知的事物常容易想到負面的地方,放大危機,產生難以理解的焦慮恐慌,經常也導致身體產生許多緊張症狀。預告對於焦慮的孩子是重要的,並需要提供陪伴與不斷的再保證。若是孩子願意講出焦慮的原因,可以邀請孩子寫下來,並寫出解決策略,上學時將策略帶在身上,增加安全感。若開學後換新導師,開學前與導師先見面培養感情是有幫助的。懼學的孩子不見得都是焦慮的孩子。若孩子的懼學是有特定原因,例如學業壓力、師生溝通不良或是霸凌,可針對特定問題處理。若孩子的懼學找不出特定原因,且不止一個學期發生,則需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先鼓勵孩子穩定上學,不要求成績或是作業完成度,並只要有完成規律上學便給予鼓勵與獎勵。若孩子做不到規律上學,則須與輔導室討論彈性的上學方案。必要時需要於兒童心智科就醫,討論可能原因與解決方案。
不管是以上哪種狀況,特殊狀況的孩子在開學前能事先與學校、與導師進行親師溝通是最好的。
相信在家長穩定而有策略地事先準備之下,孩子們可以得到足夠的支持與安全感,順利開學、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