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東院訊 第227期
  • 2018年10月

從e代提升效率開始 談『遠距醫療監控系統』

心臟血管內科 莊文博醫師  

從e代提升效率開始  談『遠距醫療監控系統』(相關圖片)        距醫療泛指而醫師和病人不需要在同一個地方,而是藉由各種方法將醫療服務提供至原醫療院所之外的場所。最原始的模式就是利用電話詢問病人是否有任何病痛並且嘗試提供協助。隨著科技的進步,不僅通訊的方式由傳統的電話線變成無線電話或是無線網路,各種生理訊號的監測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且普及。以高血壓的量測來說,傳統的水銀血壓計量測需要相當訓練而且操作不方便。自動化血壓計的發明和普及使病人可以非常容易知道自己的血壓。

         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的血壓計不僅可以自動量測,還可以將血壓的數值上傳雲端。除了血壓之外,各式各樣的生理訊號監測更是蓬勃發展。許多人的手上都戴有健康手環,記錄著自己一天活動的情形。其中對心臟活性監測最仔細的大概就是植入性心臟裝置(例如:植入型心律記錄器,心律調節器和體內去顫器),無時無刻地監測心臟的跳動,一天心臟跳多快多慢,有沒有出現嚴重心律不整(像是心房顫動),都逃不過這些植入性心臟裝置的法眼。不僅如此,這些植入性心臟裝置也會自我檢測,詳實記錄各項功能的運作情形。因此遠距醫療就不再只是了解病人的病痛,醫師們在獲得這些生理或儀器訊號之後,更可以針對重要的病情提早處理。

遠端監控醫療的好處
        由於遠端監控醫療相當於將醫療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既有的傳統門診醫療之外,對於病人而言便是得到更多額外的照護,好處其實顯而易見。以有裝置植入性心臟裝置的病人而言,當住在離島的病人裝完心律調節器後,可以利用遠端監控的系統瞭解機器運作的情形,不需要耗時耗力來回奔波門診。再者,與3到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相比,遠端監控可以提供更密集的監控,對於心跳必須依賴調節器的病人而言,可以在機器開始有異常訊號時,便可提早介入治療,而不會拖到病人已經出現症狀或是定期回診檢查時才知道有異常需要處理。

         對於有裝置去顫器等植入性裝置的心臟衰竭病人而言,遠端監控的目標甚至不只是確認機器是否運作正常,更可以藉由機器所偵測的的生理訊號,發現病人是否頻繁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有惡化。便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過去,我們甚至在病人未有主觀症狀之前,藉由遠端監控發現有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進而進行積極心導管治療,免除心肌梗塞的風險。

    今年(2018)在lancet上發表的研究(TIM-HF2)亦指出針對心臟衰竭的病患,提供病患適切的遠端監控照護比起平常的治療而言,不僅可以減少因病住院的時間,甚至也可以減少總死亡率達三成。不可諱言的是要能夠達到這樣的成果,所需要是一個包含醫師、個案管理師和護理師等相關醫療團隊的投入才能達成。

    除了有植入性心臟機器和心臟衰竭的病人之外,遠端監控對於有症狀但是診斷不明的病人也相當有價值。亞東醫院早在近20年前便開始提供安心卡的服務。針對有心悸等症狀但是診斷不清的病人,進行居家心電圖的監測釐清病情。這樣的監測不單是可以運用在有症狀的病人身上,在過去的經驗中,我們也發現當病人每日回傳心電圖時,有許多心房顫動的病人根本沒有症狀。針對這些無症狀但是有心房顫動的人,如果再評估後判定屬於高風險,抗凝血劑可以有效減少中風的機會。這對中風的防治而言非常重要。

利用智慧醫療將照護延伸到疾病更前端
        台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高齡化的社會不可避免的會面臨患有心臟病,癌症以及許多慢性病,例如: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人口的增加。因疾病而衍生的照護需求也因此會急遽上升。尤其為了要避免疾病沒有控制所引發的併發症,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變成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對於心臟醫學而言,高血壓的控制和治療是避免心臟衰竭和中風等照護問題的重要手段。亞東醫院的「健康+」藉由雲端血壓計和手機健康軟體,我們不但可以讓高血壓的患者積極參與血壓的控制,相關的數據亦可以在看診時提供給醫師重要的參考資訊。

       在手機軟體的幫助下,病患的親友也可以提供病患更多的正向回饋。這樣的模式成功地在台南市推廣後,更能將照顧的範圍延伸到社區之中,讓有風險的人提早發現自己有高血壓,並在發現之後有效的控制。這樣由點而線到面的等比級數效應,相信會對許多面臨高齡化照護問題的社會提供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總結而言,近年來E化健康的概念越來越流行,藉由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確實可以強化醫療和促進健康。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越來越普及的今天,真的已經逐漸從電影的場景中進入到真實的世界,讓更多人活得更健康。

從e代提升效率開始  談『遠距醫療監控系統』(相關圖片)

 

本院心臟血管醫中心 與放射腫瘤科至越南參加醫療科技展 


 

 

 

從e代提升效率開始  談『遠距醫療監控系統』(相關圖片)

 

 

本院心臟血管內科莊文博醫師(右三)與放射腫瘤科熊佩韋主任(左三)及田蕙如組長(左二)一同至越南參加醫療科技展 

 

 

 

從e代提升效率開始  談『遠距醫療監控系統』(相關圖片)

 

 

院心臟血管內科莊文博醫師在越南醫療科技展,說明遠距醫療監控系統 及「健康+」藉由雲端血壓計和手機健康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