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中心怎麼看不清楚? 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眼科部 陳芳婷醫師  

正中心怎麼看不清楚? 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相關圖片) 前言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造成中老年人中心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常因病患對相關症狀不瞭解而延遲就醫,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進而造成黃斑部瘢痕及視力永久的受損。在此簡介此疾病的臨床表徵及治療方式,並提醒民眾自我檢測之重要性。

何謂黃斑部?
        黃斑部位於眼底的正中心。所謂眼底,也就是視網膜,為眼睛的感光底片,而黃斑部即位於此感光底片的正中心,雖然範圍僅占視網膜一小區,但卻負責了大部分的視力。黃斑部只要有些微病變,中心視力即會有顯著受損。

黃斑部病變的症狀是什麼?
        因為是正中心的視網膜受損,所以出現的症狀也是在視野正中心。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視物扭曲變形(直線不直、物體歪來歪去)、中心視覺有固定黑影擋住等。

聽說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有分乾性和濕性?
        對的,乾性病變是黃斑部下有不正常之代謝廢物沉積而造成感光細胞退化,視力會逐漸減退,但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
 濕性病變則是黃斑部下開始長出不正常的增生血管(稱為「新生血管」),會造成視力快速下降。此新生血管需要積極治療,以避免不可逆之視力喪失。

就醫後可能會需要做的檢查?
       除了眼科基本的視力、眼壓、和裂隙燈檢查外,因為是眼底的疾病,所以必須點散瞳劑放大瞳孔才能詳細檢查,而散瞳劑會讓眼睛畏光及模糊約六小時,因此建議就醫當天不要自行開車或騎車前來。
 此外,會配合其他儀器檢查來確認黃斑部的狀況,可能需分次執行:
* 黃斑部斷層掃描(OCT):可以得知黃斑部積水/積血情況,以及新生血管所在的層次。
* 螢光眼底攝影(FAG):經由靜脈注射螢光劑作為顯影劑,來顯影出黃斑部新生血管的範圍以及滲漏的狀況。
* 循血綠眼底攝影(ICGA):經由靜脈注射循血綠(需自費)作為顯影劑,來顯影出黃斑部新生血管的範圍。循血綠攝影可照出深層的病變,和螢光眼底攝影交互對照有助於鑑別診斷其他黃斑部的血管疾病。

確診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後,有哪些治療選擇?
* 乾性病變
        目前雖無特別治療方式,但因部分乾性病變仍可能轉變為濕性病變,還是建議定期(3-6個月)眼科門診追蹤。
* 濕性病變
        則需積極治療,目前之主流治療方式為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的藥物,常選擇的藥物有三種:(1)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癌思停,此藥是抗癌藥物,在眼科的使用為仿單外適應症用藥),(2)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樂舒晴),及(3)Aflibercept(商品名Eylea采視明)。部分病況須配合光動力(雷射)療法,特別是診斷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類似疾病 「多發息肉性脈絡膜血管病變」的患者。

 

正中心怎麼看不清楚? 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相關圖片)

正中心怎麼看不清楚? 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相關圖片)

 

 

 

 

 

 

 

 

打針療程需要自費嗎?
       目前健保可專案申請給付眼內注射藥物,通過審核者,單眼最多可申請七針藥物。唯如需合併光動力雷射者,只能藥物和雷射擇一給付。

聽說眼內注射很痛? 而且要打很多針? 是否有風險?
         眼內注射是從白眼球進針,用一個極細的針頭將藥物注射到眼球後房內。整個過程僅需約15分鐘,會先以局部麻醉藥水點眼減少進針時的疼痛感。注射時和注射後會有些許刺痛灼熱感,但大多休息數小時後即緩解。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需要長時間的治療,一般注射方式為前三個月每月注射一針,之後依臨床狀況來調整注射頻率,但原則上都須持續追蹤及治療。
 眼內注射的風險相對於其他眼科手術而言較低,偶有眼內細菌感染或視網膜剝離的案例報告,但案例數極低,是相對安全的手術。但請患者注意注射後三天內儘量避免眼睛碰水、揉眼、及游泳,以降低感染之可能性。

黃斑部病變都是這樣治療嗎? 怎麼聽說有的人要開刀?
        黃斑部病變其實是一大群疾病的統稱,本文所談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僅是其中一小群疾病,因此治療方式無法應用於其他黃斑部病變。其他種類之黃斑部病變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有些需雷射、有些則需手術,請與您的臨床醫師討論。

確診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平時能做什麼保養
* 戒菸!最為重要且必要,列於第一項。
* 多攝取抗氧化劑,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綜合維他命等。
* 服用葉黃素,可購買市售保健食品、或多食用深綠色蔬菜(甘藍、菠菜等)。
* 烈日下外出配戴太陽眼鏡,避免強光直射。

如何自我檢測早期發現?
       可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在家做自我檢測,如發現中心黑點擴大、或格線扭曲,需進一步就醫檢查。
       欲取得方格表及詳細之檢測方式,可參考國建署網站:http://health99.hpa.gov.tw/OnlinkHealth/Quiz_AmslerGrid.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