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華佗營顧名思義是讓小朋友化身小華佗,體驗醫師行醫救人的使命。今年小小華佗營在七月二日早上八點半拉開序幕,一整天熱鬧的行程就此展開。由院長致詞期勉各位小華佗,藉由此活動增進他們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了解醫師的專業與責任,或許也能刻畫出小小醫師的願景。
  在說明整天的活動規劃時穿插小華佗宣誓、讓小朋友們互留簽名等,期望由互動的方式讓小朋友熟悉彼此和工作人員。一開始是由小兒科黃雅芳護理師為小朋友介紹人體的奧秘,親切活潑的講解且讓小朋友親手摸索人體器官和模擬生產的模型,加深他們對人體構造和生命發展的概念;再來是欒家菁營養師講授垃圾食物的種類和計算卡路里與BMI,以生動且輕鬆的模式讓小朋友了解要和垃圾食物說掰掰;下午則是由孫仁堂醫師與馬德慧護理師解說基礎心肺復甦術和實際操作,有互動的問答和近距離觀看CPR的實際操作,讓幾位小朋友親身施做練習。整個講課期間小朋友發問踴躍、反應熱烈,應能獲益良多。
    小華佗經過了前面的實習課程,接著就要看診了,就是要讓「症狀人」恢復健康。「症狀人」是今年的闖關線索,為一張黑白圖片,表示他的人生現在是「黑白」的,需要小朋友帶他去各診間和科室治療,將他的人生變回「彩色」。共有9塊拼圖,需要過關得到拼圖且解出提示,完整收集所有拼圖拼出彩色的症狀人,表示小華佗成功治癒了症狀人。闖關流程包括了感染管制中心、眼科、牙科、藥局、檢驗科、放射科、耳鼻喉科、嬰兒室,讓小朋友了解各科室和診間的實際內容和作用,了解腸病毒的預防措施、量視力、該如何正確刷牙、用藥安全、肺結核培養皿、X光片的拍攝、觀看耳部和喉嚨構造、熟悉生命的形成等。
    闖關後,等著小朋友的是高手過招分組比賽,是由小朋友輪流上場和另一小隊搶答、隊友可以提示,小朋友回答快速且正確,表示對於本活動課程內容充份了解、觀念正確。另外由於腸病毒高峰期之故,我們更加強衛生教育及宣導實做,報到時增加小朋友量體溫和乾洗手的步驟,於整天活動(包括進出教室、闖關、吃飯前後)中督促小朋友勤洗手、闖關前讓小朋友戴口罩多一層基礎知識與保護。
  小小華佗營原則上是一年舉辦一次,包括基礎的課程和精采有趣的科室與診間闖關,小朋友於學習新知外,還會擁有自己的醫師袍與別具意義的小禮物。結束一整天小華佗體驗後會拿到一張結業證書,表示對他們的鼓勵。相信雖然活動畫下了句點,但是對小朋友來說這應該是他們人生醫學體驗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