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新聞

  • 2025年05月30日
  • 中央社 黃旭昇

亞東醫院攜手工研院創新推出AI智能紀錄系統 顛覆醫療紀錄模式,實現以人為本智慧照護

面對全球醫護人力短缺的嚴峻挑戰,亞東醫院 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台灣微軟,打造支援中、英、台語與醫療術語的「AI智能紀錄系統」,語音辨識準確率突破90%,大幅減輕醫護人員病歷書寫負擔。病歷撰寫時間由原本的30分鐘縮短至僅需3分鐘,自2025年2月上線,累積使用已達5,137人次,共計轉換2,311小時的醫護人力,專注於臨床照護。
在臨床工作節奏緊湊的情況下,亞東醫院 瞄準AI技術輔助臨床工作的機會,攜手工研院合作開發專屬語音資料庫與智慧語音系統,整合中、英語以及醫學術語的辨識功能。系統率先導入急重症單位,翻轉醫護溝通與紀錄新模式,開創智慧照護新篇章。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 表示,AI技術的應用,讓醫護人員能將更多時間專注於病患照顧,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醫療。

AI技術顛覆醫療紀錄模式,打造高效醫療環境
在醫護人力短缺的趨勢與挑戰下,亞東醫院 積極投入AI技術研發,優化臨床照護流程。此次專案選定急重症醫療場域為首階段應用,推動AI語音協作系統,現階段應用於護理紀錄、病情解釋及身體評估紀錄的自動撰寫,大幅減少醫護人員在病歷紀錄上花費的時間與精力。
護理部督導劉彩文 指出,護理人員每天約有15%的工作時間耗費在病歷輸入。為確保交班資訊的正確性,常需反覆手動輸入與校對內容。而傳統語音系統在辨識醫療術語與中英夾雜口語方面表現有限,需大量人工校正,反而造成更多工作負擔。

深度學習醫療語言,打造高精準AI醫療語言辨識
人工智慧中心主任王棨德 說明,醫療語言高度專業,為強化AI辨識能力,亞東醫院與工研院團隊合作,蒐集50小時臨床語音資料,歷經5個月研發,打造專屬語音資料庫及Label Studio標註平台,針對醫療術語與常見口語進行深度學習訓練,使語音辨識準確率達90%以上。
此外,系統也導入微軟的Azure OpenAI GPT-4o語言模型,不僅能補全語意、生成完整的病歷內容,並將口語敘述即時轉換為結構化病歷,輕鬆整合進醫院資訊系統,提升臨床應用效能。


「Go Mobile」行動語音書寫,AI成為醫護的第二雙手
重症醫學部主任辛和宗 分享,急重症病房收治個案的病況變化快、資訊量大,醫護人員需即時紀錄,「AI智能紀錄系統」就像是同仁的第二雙手,不僅能精準辨識語音協作紀錄,AI甚至連台語都聽得懂。目前已應用於全院所有護理單位,完成護理紀錄及病情解釋行動書寫,大幅提升臨床效率。

「AI智能紀錄系統」支援跨裝置使用,醫護人員可透過手機於微軟Power Apps平台語音輸入,並一鍵上傳。劉彩文督導 補充,過去需30分鐘完成的紀錄,現在3分鐘即可完成。「Go Mobile」模式讓同仁能善用零碎時間即時完成紀錄,效率提升近10倍,是最實用也最讓醫護同仁有感的好幫手。

AI為人本照護注入溫度,邁向智慧醫院新里程
亞東醫院 自2025年2月正式於全院護理單位啟用AI智能紀錄系統,語音辨識準確率穩定超過90%。上線未滿4個月,累積使用已達5,137人次,已替亞東醫院 成功轉換超過2,311小時的醫護紀錄人力。該系統有效推動臨床場域數位轉型,減輕醫護人員紀錄負擔,提升照護品質與團隊溝通效率。王棨德主任 指出,未來AI應用也將拓展至其他各項病歷的撰寫、報告產出等領域,進一步減少人工紀錄工作,提升醫療整體效能。

張至宏副院長 強調,「AI智能紀錄系統」的落地不僅是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醫療溝通模式的革新。亞東醫院將持續深化跨界合作,打造高效率、高整合度的智慧醫療環境,全面提升照護品質與醫療服務效能。

------------------------
原文連結:請點我